機器人“上崗”助力山東制造企業升級轉型
7月29日,富士康的一場聯歡晚會變成了董事長郭臺銘的新聞發布會,郭表示,明年富士康的機器人數量將達30萬臺,而未來3年內將總共啟用100萬臺機器人。
消息一出,多方關注。事實上,目前富士康已經擁有1萬臺機器人,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作為制造業大省,山東部分制造企業如重汽、力諾等也正陸續使用機械手或機器人,并于近幾年呈現出燎原之勢。
如此短時間、大規模地啟用機器人代工,是否意味著靠低價勞動力降低成本的制造業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,機器人會否搶了真人的飯碗,勞資雙方又該怎樣應對逐漸到來的人口紅利終結時代。本專題期望給出這些問題的答案。
有企業可減少2/3用工
在中國重汽,過去一個工人只能照看兩臺機床,引入工業機器人后,一臺機器人可以自動操控5-10個加工中心。昨日,中國重汽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作為我國重卡行業、省城支柱工業企業,中國重汽一直是先進制造技術的先行先試者,其使用工業機器人代替人工也已有很長歷史,大規模的在制造車間中使用始于2004年。2005年,在新建駕駛室制造車間應用機器人;2008年建設國內較先進的全自動沖壓生產線;涂裝車間全部使用工業機器人。上述負責人表示。
上述負責人同時介紹,目前僅中國重汽濟南卡車公司共有50多臺工業機器人,用于沖壓、包邊、噴涂等領域。工業機器人的使用,除了受制于高昂的進口成本外,還與企業產量限制有很大關系。如果產量不行,使用工業機器人的效益未必好。他介紹,在國外一些產能較高的汽配企業,整個裝配車間一個人都看不到,已是無人車間,只需要五六個人查看電腦監控即可。
中國重汽上述負責人介紹,他們雖然沒有精準的統計數據,但效率的提高還是很明顯的。從2005年到2010年,中國重汽卡車年產量從4萬多輛猛增至19萬輛,而固定職工只增加了10%左右,協議派遣工增幅也比較有限。
而近日在青島泰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,副總經理薛玉良告訴記者,雖然泰發集團是鄉鎮企業,但是由于其手推車產量為世界較大,需要大量的勞動力。前幾年公司人較多的時候到了10000人,其中六成左右是外地過來打工的,但是這幾年返鄉的越來越多,勞動力成本也越來越高。薛玉良表示,目前公司技術熟練工的月薪已達4000元左右,但仍很難招到工人。
在此背景下,泰發集團上了30臺焊接機械手,之前公司一個焊接車間需要60名工人,現在只需要20名工人就可以了。
品質在升,工傷在降
使用工業機器人后,產品的質量一致性提升較明顯。中國重汽相關負責人介紹,工業機器人能夠較大限度的減少人為操作的誤差,從而獲得高度一致的零配件,另一大好處就是生產更安全了。以沖壓駕駛室車間為例,卡車駕駛室由六個面焊接而成,每個面由大型沖壓機將兩塊鋼板沖壓而成。以前,需要人工將鋼板送入沖壓機,因為鋼板較重,需要兩人抬,一旦用力不勻,節奏不協調,就很容易出事故。
用不用機器人,駕駛室尤其是車門,在使用時感受較明顯。他告訴記者,一些低端車用了幾年之后,用戶會發現車門慢慢關不嚴或者聲響大,就是因為沒有使用工業機器人,駕駛室沖壓、焊接精度差。沖壓車間的工人不僅較累,整天抬鋼板,而且較不安全,上世紀80年代壓斷手指的事故時有發生。2008年,中國重汽在建設新車間時,引入了工業機器人,建成了全自動沖壓機,由機械手臂將鋼板送入沖壓機,既穩定了產品質量,又代替了人工,避免了工傷事故的發生。另外,現場管理也更好了,沖壓下來的邊角鐵皮被機器自動送出打包,避免劃傷人。
今年4月12日,記者走進煙店鎮宇捷軸承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,6000平方米精磨車間,只有幾個工人,總經理蔡梅貴告訴記者,這是今年2月剛安裝完成的熱處理生產線,以前需要幾十個工人完成的活兒,現在只需要幾個工人操作電腦指揮機器來完成,而且效率提高,也有效避免了以前存在的一些軸承熱處理不過關的問題。
山東哈魯軸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立祥介紹,主要工藝環節大部分實現機器人自動操控,大大降低了人為操作可能引起的失誤,確保產品質量并大大提高成品率。
談到機器人,德州國強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副書記張建國告訴記者,國強五金在2000年就研發出了平開上懸門窗試驗機器人,并申請了專利,這種機器人,由手臂、手臂擺動裝置、手臂轉動裝置、測試平臺和電氣控制箱組成,這種機器人能夠替代人工對平開上懸門窗進行測試,省工省時,測試準確。
進口或研發,國產機器人待產
機器人或機械手的來源,目前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。中國重汽有關負責人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:早期采購的機器人多來自歐洲的ABB公司,首先應用在焊接車間,后是駕駛室沖壓車間。該負責人表示,工業機器人也有國產貨,但重汽采購的并不多,主要是擔心使用可靠性。
而據《中國經營報》報道,富士康未來三年擬啟用的100萬臺機器人并不會從外購買,而是由富士康鴻超準產品事業群自主研發及制造。來自富士康官網的介紹稱,該事業群掌握領先的精密模具設計制造,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機構、控制系統研發,光電和光通訊技術,塑膠和金屬表面處理技術、精密機械加工技術等。早在2007年1月15日,鴻超準產品事業群的自動化機器人事業處就已成立,主要產品為工業用機。
去年12月份的消息顯示,奇瑞汽車正在加快研發工業機器人,其產品覆蓋國家863計劃項目210公斤負載機器人、工信部重大專項165公斤點焊機器人、6公斤弧焊機器人等多領域、多型號。奇瑞計劃十二五期間大批量生產制造,實現機器人產業化,這是近年來國內少有的工業機器人產業化的消息。
同類文章排行
- 非洲飲用水水質和天然絮凝劑應用現狀
- 流水線的特點和常見問題分析
- uv固化機在使用時的注意事項
- 選擇自動噴涂機(多軸)需要考慮的因素
- 家具水性漆的干燥法
- 流水線需要哪些配件和使用注意事項
- 隧道爐的介紹
- 流水線的分類
- 工業用烤箱介紹
- 流水線烘烤箱的結構及使用注意事項
最新資訊文章
您的瀏覽歷史
